近年家长愈来愈关注子女学业压力,不过无论孩子早年学习生活有多愉快,升上高中后,仍要面对DSE这条路,始终难逃避战公开试的巨大压力。中五生Solomon的爸爸Charles是慈父一名,眼见不少年青人受尽公开试之苦,不忍儿子踏上同一道路,竟在机缘巧合下又认识到另一条升学路,最终让Solomon毋须应考DSE,早人一步直升香港大学!
忧儿子考DSE有压力 寻求其他可能性
跟许多父母一样,Charles希望儿子Solomon有一个愉快、没有学习压力的童年,选择幼稚园、小学时,都以Happy School为目标。升中时,Solomon入读了具一定学术水平的直资中学,依然享受校园生活,学业亦掌握得不错。然而,Charles深明应考DSE压力不少,加上社会环境不断变化,不免担心儿子对升学及未来发展感到紧张,于是刻意留意不同出路与选择。 「我自己也是『过来人』,知道面对公开试时会焦虑。」
后来,Charles偶然在报章上读到一篇学生专访,标题为《修读加拿大遥距课程,获多间大学录取》,瞬即吸引他的眼球。 「受访学生称,自己本身成绩不佳,后来透过线上修读加拿大安省高中毕业文凭(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Diploma, OSSD)课程,最终成功入读自己心仪的学位课程。」为了发掘不同的升学可能性,Charles对OSSD做深入的资料搜集,尝试了解课程是否获各地大学认受。
其后,Charles发现该名受访学生就读的Ontario eSchool(OeS)在本港设有校务处,决定亲身上门查询。经过学校亚洲区营运总监Alan Chan的清晰而详细的讲解,他对课程愈加感到有信心,觉得可先让Solomon尝试修读两科,作为起步,再看看是否适合继续读下去。
按功课、测试表现计分 对成绩更有把握
对于爸爸的提议,Solomon当时有这样的想法﹕「我明白,同时修读OSSD及DSE课程,每天付出的读书时间会比一般人多,但可以减轻『一试定生死』的压力,认为值得一试。」
于是,在中四的学期初,Solomon开始修读OSSD第11年级的英文科与数学科课程,结果两科皆取得不错的分数,便决定再选修其他科目。 「起初我也担心难以跟外籍老师沟通,怕自己说话不够流畅,幸好很快就能熟习,而老师们也乐意随时提供协助。由于课程的师生比例低,一位老师同时只需教四、五名学生,相比本地学校每班有二、三十人,师生有更多交流,课堂气氛亦十分愉快。」Solomon说。
而Charles亦从旁观察到,OSSD每科都要应付很多测验、功课,全部都会算进总分内,需要付出时间认真处理;而且每节课长达两小时,讲求学生的专注力;好处却是能一直注意自己的学习进度,只要愿意努力,便可以看见成效,对成绩有一定把握,不用「一试定生死」。
「OSSD程度不比香港本地课程浅易,两者内容有相同及相异之处,但各自有不同出题技巧。OSSD比较少出现有『陷阱』的问题,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明白课题。」Charles说。
先苦后甜毋需考DSE 中五入HKU读AI
完成两科后,Solomon又再咨询OeS的升学顾问,制定完整学习计划。早上在本地学校上课,下午回家后,还要应付OeS的功课及考试,Solomon直言,过程确实有点吃力,但他相信这是「先苦后甜」的选择,宁愿每天付出更加时间学习,也不希望面对「一试定生死」。 「公开试讲求运气,稍有失手就功亏一篑。眼见太多人在这制度中受苦,令我渴望避开它。」
由于每科课程时间不长,Solomon一科接一科地完成,翌年就有足够学分申请大学。仍在本地学校就读中五的他,在今年年初便开始陆续收到多间大学的取录通知,包括他心仪的香港大学学位课程,主修「人工智能」(AI)﹗ 「我本身对电脑有兴趣,亦看见AI是未来趋势,想抓紧机会。」Solomon将提早离开中学,于今年9月正式展开大学学习生活!
眼见身旁同学正准备升读中六,迎接艰苦备战DSE的日子,Solomon庆幸自己当初做了正确决定。 「过去的辛苦换来现在的轻松,我觉得十分值得。」他又认为,AI及相关科技变化一日千里,及早入读大学,比别人更早投入社会工作,对于掌握世界新潮流更有优势。
文章相关内容来自:
2024年7月25日|
Oh爸妈! |本地生中五直入HKU 免考DSE获多间大学取录